校长灼见|新学年学生精神健康关注与校园应对
文:天佑小学校长李喜森
“我们这一班”
新学年已开学一个多月,学生的精神健康再次成为教育界与家长们高度关注的焦点。根据观察,许多学生在开学初期压力明显增大,无论是面对新的学习节奏,还是适应新班级的人际关系,这些转变都可能成为情绪紧张的诱因。
精神健康不分年龄,从小关注更关键
虽然中学生面对的压力较大,精神健康风险也较高,但小学生的情绪状况同样不容忽视。大家普遍认同,学生的情绪问题往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很多情绪困扰早在幼稚园、小学阶段便已开始累积。因此,要真正照顾学生的精神健康,学校与家庭必须共同努力,从小开始,建立“全阶段关注”的意识,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学童的快乐来源与当下的压力
那么,怎样才可以让孩子真正感到快乐呢?
根据观察,香港学童的开心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和谐的家庭关系
包括父母之间的良好互动、对孩子选择的尊重,以及以倾听为主、指导为辅的沟通方式。
2. 足够的游戏与休息时间
不宜过度安排补习班,让孩子有时间参与游戏、户外活动,对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龄朋友建立真诚的友谊,获得同伴的接纳与支持,有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正面的自我形象。
校园精神健康支援活动的设计方向
针对学生在开学初期常见的情绪波动,许多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都积极设计了不同的精神健康支援活动,帮助学生在新学年找到安全感与归属感,营造温暖而关怀的校园氛围。这些活动以“班级凝聚力”为核心,例如以“我们这一班”为主题,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合作任务、互动游戏与分享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与交流中学习情绪管理与人际技巧。
以下是针对不同年级的具体建议:
小一至小二:建立基本礼貌与沟通习惯
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能力仍在发展,容易因不当言语产生误会或冲突。因此,活动重点放在教导“有礼貌的沟通方式”,同时帮助新生认识校园环境、熟悉同班同学。透过欢迎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在愉快的过程中建立安全感与尊重他人的态度。
小三至小四:学习合作与团队精神
这个年龄的学生开始有明显的个人想法,合作时容易出现摩擦。可以设计如“班级合作任务”—— 例如全班合力完成一个层层叠作品,每人负责一块,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再一起策划如何堆叠。活动过程中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平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与价值。
小五至小六:提升沟通与协商能力
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强,常因意见不同而产生争执。学校可设计模拟情境,如“班级活动规划”、“问题解决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分歧中练习倾听、妥协与理性沟通。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同伴关系,也为他们日后面对升中压力打下良好基础。
总结与展望:打造全方位的精神健康网络
开学初期的一连串支援活动,的确在舒缓学生压力上发挥了正面作用。但学生的精神健康照顾,绝不是短期任务,而是一项长期且需要持续投入的工程。
未来,学校可以持续在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而家长亦需配合,例如降低对成绩的过高期望,并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时间。当学校与家庭携手同行,才能真正为孩子建立一张“全方位精神健康保护网”,让每位学童都能安心快乐地学习、健康自信地成长。
作者简介:
李喜森先生现为天佑小学校长,从事教育事业33年,在校致力推动生命教育——“蝴蝶保育计划”,期待学生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李校长也热爱书法艺术,现为香港书法专业人员协会执委之一,并在每个主日于马鞍山圣方济堂以歌咏团团长的身份推动堂区之福传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