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新世界何家欣:放宽非本地生学额 看俏租金回报

撰文: 李焕好
出版:更新:

【施政报告2025/李家超/施政报告】行政长官李家超周三(9月17日)早上11时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报告指出,将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

新世界发展营业及市务部总监何家欣表示,施政报告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住宅类别成交价门槛,住宅的成交价由5,000万下调至3,000万元,由于集团旗下滶晨系列的四房单位,现时售价约3,000万元起,因此预计可吸引更多内地及海外买家购入滶晨系列四房单位。

她进一步透露,滶晨系列过去两天速沽8伙,套现逾1.3亿元。开售至今合共售出617伙,共套现逾105亿元。

新世界发展营业及市务(特别项目)部总监何家欣。(黄宝莹摄)

放宽非本地生额 租金回报看俏

何家欣补充,施政报告亦放宽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生的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本地学额的40%提升至50%,预计会令内地专才家庭数量增加,将会制造更多住宿需求。而位处41小学校网的瑧博,料能吸引用家及投资者入市。进一步提升租金回报吸引力。

政府过去为压抑楼市过热狂出包括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在内的辣招税,不过在2023年11月宣布减辣。

2023年宣布楼市“减辣”

政府为针对近年楼市出现下行,在2023年10月施政报告宣布为楼市“减辣”作出三大调整,当中包括将额外印花税(SSD)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换言之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

其次,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的税率减半,两者均会由15%减至7.5%。以及 优化专才“先征后退”,改为为外来人才的置业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即暂免征收相关税项,若相关人士其后未能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缴付相关税项。而当时反映楼价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在2023年11月份时报153.59点。

事隔4个月再全面撤辣 楼价仍插6%

事隔4个月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024年2月的在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全面撤辣,表明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即为期14年、用作压抑楼市升势的辣招正式落幕。

不过,减辣似乎未有对提振楼市起即时作用,参考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在2024年3月初时的144.19点,反映在减辣至撤辣4个月内楼价仍下跌6%。

+4

减辣至今近两年 楼价不升反跌、输逾一成

虽然政府为楼市全面撤辣,但楼价持续向下。政府为刺激楼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25年3月的在财政预算案为楼市“加甜”,进一步放宽楼价400万元或以下的住宅单位,印花税由原先的6万元,大幅降低99.8%减至100元并即时生效。

不过由2023年宣布减辣至今已过去近两年时间,但反映楼价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仍然不升反跌,楼价在21个月内先后经历“减辣、撤辣、加甜”的救市政策下,表现仍然下跌超过10%。

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在2023年11月份时报153.59点。
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在2023年8月份时报137.1点。

最早2010年推SSD压抑楼市

至于回顾楼市辣招,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11月,当时政府推出额外印花税(SSD),限制市民在两年内转售单位,需要缴付楼高5至15%的SSD。两年后政府为楼市“加辣”于2012年10月更推出SSD加强版,转售时间限制调整为三年内,SSD税款涉及楼价10至20%,当时政府更推出买家印花税BSD,以限制非本地人士及以公司名义的买家,在港买楼时需缴付楼价15%的税款。

不过事隔一年,政府于2013年2月份更推出双倍印花税(DSD),调整200万元或以下物业,税款由100元增至楼价1.5%,其余物业税率也加倍,由最高税率4.25%增至8.5%。

惟楼价升势未止,政府于2016年11月份及2017年4月再次出手,分别向买入第二套或以上物业的买家,划一收税楼价15%,以及采“一约多伙”15%从价印花税,即买家以首次置业人士的名义,以一份合约购入多个单位,需缴付楼价15%的从价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