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深度评测|极致轻薄+续航够用+eSIM太方便|1项缺点
iPhone Air 深度评测|在追求极致性能的 Pro 系列光环之外,Apple今年带来了一款截然不同的产品——iPhone Air。官方称以史上最薄的 iPhone,主打轻巧手感与时尚设计。记者经过一个月的使用 iPhone 17 Pro Max 的同时,亦将这台 iPhone Air 作为日常用机使用了一个月。它并非以顶级规格为卖点,而是在设计美学与日常实用性之间寻找一个精妙的平衡点。这一个月的体验,正是一场关于“取”与“舍”的深刻探讨。
iPhone 17系列直购网页连结:iPhone 17|Airpod|Apple Watch
轻巧优雅与失衡手感的矛盾体
将 iPhone Air 拿在手上,第一个感觉无疑是“轻薄”。其仅 5.6 毫米的厚度与极轻的重量,几乎让人忘记这是一台拥有 6.5 吋大萤幕的手机。久违的抛光钛金属边框,折射出精致的光泽,无论是视觉观感还是握持时的触感,都散发著一股独特的优雅气质。
然而,这种极致的纤薄也带来了结构上的妥协。为了将机身做薄,大部分核心组件,包括 A19 Pro 芯片及相机模组,均集中堆叠在机顶的区域。这导致了机身重量分布不均,“头重脚轻”的情况颇为严重。在横向持机进行游戏或观看影片时,能明显感受到左右重量的差异;而在单手通话时,重心偏高的机顶更会带来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需要格外小心握持,以免手机意外滑落。
日常流畅,极限下的温度挑战
iPhone Air 搭载了与 Pro 系列同源的 A19 Pro 芯片,但为五核心 GPU 版本。在 Antutu 测试中,其跑分约为 200 万分,而 Geekbench 6 单核及多核成绩则分别为 3750 分及 9300 分。数据上虽略逊于 Pro Max,但在实际日常使用中,这种微小的性能差距几乎无法察觉,无论是滑动介面、开启应用程式,反应均是同样流畅。
游戏表现方面,以《原神》在高画质及 120fps 模式下运行,过程依然顺畅无阻。不过,由于机身内部空间有限,未能配置 Pro 型号所拥有的 Vapor Chamber 均热板,其散热表现便成为了短板。在长时间高强度运作下,机身温度上升得较为明显。连续试玩30分钟《原神》后,机背最热的位置当然就是镜头核心位置,大约42度左右(比很多旗舰机好得多),而机背电池位置则平均36度。机面方面,最热位置则大约39度,亦都算是可接受水平。
eSIM无卡体验比想像中更好
为了追求极致纤薄,iPhone Air 毅然舍弃了实体 SIM 卡槽,全面转向 eSIM。起初或会让部分用户感到忧虑,但经过一个月的实际使用,eSIM 带来的便利性远超预期。现时本港大部分主流电讯商,均已支援直接在手机上进行 eSIM 转移。记者实测将旧 iPhone 上的 csl. 及 3HK 实体 SIM 卡,透过系统内的简易步骤,无痛转换至新机的 eSIM,整个过程快捷流畅。
iPhone Air 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储存多达八张不同的 eSIM,并可同时启用其中两张,用家能随时在设定中切换使用。对于经常需要出国的商务或旅游人士而言,这项功能极其实用。现今旅游 eSIM 的价格愈趋实惠,可预先在网上购入多个目的地的数据计划,抵达后即时切换,省却了寻找及更换实体 SIM 卡的麻烦,实现了真正的“即买即用”。
单镜头人像的惊喜与场景局限
为了成就极致纤薄的机身,iPhone Air 在相机系统上作出了最大的“舍弃”,仅配备了一颗 4800 万像素的广角主镜头。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在缺乏长焦镜头辅助下,凭借 A19 Pro 芯片强大的运算能力,其拍摄的人像照片效果依然出色,背景虚化自然,主体分离精准,甚至比上一代部分双镜头型号更佳。
iPhone Air 试拍
然而,缺少超广角镜头的确限制了它的拍摄场景。对于热衷于拍摄壮丽风景或在狭小空间进行创作的用户而言,仅有一颗 24mm 标准镜头显然不足够。反观其 1800 万像素的前置镜头则充满惊喜,得益于全新的方形感光元件及 Center Stage 功能,用户不仅能在视像通话中始终保持置中,更能在直立持机的状态下,轻松切换拍摄横向的自拍照片,当有朋友加入合照时,取景框更会自动扩阔,大大增加了自拍的便利性与趣味性。
续航力比预期中更可靠的日常伙伴
纤薄的机身自然意味著电池容量的牺牲。尽管其电量储备远不及 iPhone 17 系列,但在过去一个月的实测中,iPhone Air 的续航力比想像中来得可靠。在一个典型的工作日,从早上八时开始,应付日常的社交媒体浏览、讯息回复、少量拍摄及约半小时游戏,直至晚上七时回到家中,通常仍有约 10% 的剩余电量。这个表现足以应付非重度的日常使用。若能在日间稍作补充电量,要用足一天至深夜亦非难事。
总结:为特定族群而生的时尚精品
iPhone Air 是一款定位极其鲜明的产品,它并非为追求全能体验的用家而设计,而是为那些将设计美学、极致轻薄便携性置于首位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选择。它优雅、轻巧,日常性能绰绰有余,但在手感平衡、散热、摄影多样性及极限续航方面作出了明显的妥协。若你是一位追求生活品味、不常进行高强度手机游戏、对摄影没有专业需求的时尚用家,iPhone Air 无疑是一款能突出个性的的手机。反之,若需要更全面的功能与性能,17 Pro或17系列依然是更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