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规管|陈美宝指车龄定“太死”会影响供应 冀平台良性竞争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草案》今日(5日)刊宪,网约车平台、车辆及司机日后都须领牌,当中车辆年龄上限由原建议7年放宽至12年。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早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对网约车服务质素有严格规定,希望车辆有好的保养,但如车龄定得“太死”,或令部分车辆或司机未能进入市场,影响供应。她又指希望日后引入更多平台经营者,平台间可有良性竞争。
陈美宝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自今年7月提出草案后,有聆听不同持分者,包括的士业界、司机,有意经营平台者及市民的意见,虽然利益不一,但他们都达成共识,就是希望政府尽快规管网约车,令网约车合法合规,亦照顾到市民出行所需。
陈美宝说,陆续与网约车平台,或有意加入的营运者商议,希望未来可引入更多平台,亦希望平台间可良性竞争,不会窒碍市场均衡和有序发展。
陈美宝指,网约车车龄上限由原本建议7年放宽至12年,情况与海外相若。7月时建议车龄为7年,是因为一般车辆7年便要验车,当局遂以此作为参考点,或起步点。至于容许网约车在7年后可续牌5年,是因为听到有意见指如将车龄定得“太死”,部份车主或车辆未必能进入网约车市场,影响供应。为了维持整体网约车在道路上的数量,于是将车辆上限定为最多12年。
的士与网约车定位有所不同 车龄上限不能相比较
的士业界表示,的士车队的车龄要求为3年,与网约车限制不一,或会引起竞争,多了司机转投网约车平台。陈美宝指,目前有1.8万部的士,当局对他们没有就车龄设限,当中有3成以上的士车龄已达10年或以上;的士车队要创新改革,品牌要令人耳目一新,因此车龄上限为10年。她认为的士与网约车定位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相比较,希望两者能共存互补。
网约车规管|如何确保司机为车主?深圳设“车载终端”连监控中心网约车规管|司机只可驾驶名下登记私家车营运 禁租车或揸老板车网约车规管|只准车主驾驶 议员忧供应不足 影响乘客体验网约车规管|平台数目不限 须符入场门槛 设防“割喉战”条款网约车规管|车龄上限12年 载客服务期间需贴上指定标识高德网约车黑工|被告保释覆核不申保 但求下周再覆核网约车规管|01消息:草案9.10立会首读 车龄要求7年放宽至12年高德网约车黑工|警天水围及落马洲再拘两内地男 累计3人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