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专家指未来两周属关键 气候变化等令病毒传染更迅速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今年七月左右,广东佛山开始爆发蚊传疾病基孔肯雅热,本港至今录得约40宗输入个案,近日更出现本地个案。患者居住的黄大仙凤德邨,同区一名学校校工亦确诊,感染源头有待确认。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教授陈福和今日(28日)受访指,未来两周属关键,如再发现本地个案,对防蚊工作将带来更大挑战。他又指随着气候变化,及全球往来发达后,相关疾病传播得更广及更迅速,“香港无法独善其身”,市民应做好防蚊措施,高风险人士如长者等需多加注意。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屋苑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陈福和指基孔肯雅热爆发可分为两阶段,首阶段是在7月佛山爆发大规模疫情,由于中港两地往来频繁,本港今年至少亦录得约40宗输入个案。他续指佛山疫情至今仍然持续,情况需要关注。

第二阶段则自本港出现首个本地个案开始。何福和指,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等部门应对迅速,在五日时间内便诊断出该本地个案,并且在其住所附近设置了健康医疗站,当市民发现怀疑确诊基孔肯雅热,便可到医疗站求助。

在香港普遍存在的白纹伊蚊可以传播基孔肯雅热。(资料图片)

与其他蚊传疾病不同,他指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会有明显病征,约七成患者出现关节痛,因此患者较易察觉自己是否患病。何福如补充当局正打算逐家逐户派发问卷,主动寻找潜在个案,相信此举再加上当区居民的配合,可更有效筛查出个案,有利防止基孔肯雅热的传播。

何福如表示,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将是疫情的关键时期,目前幸好两宗本地个案属同一地区,彼此有关联,但如在其他区亦出现本地个案,将令防疫工作有更大挑战。不过,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蚊虫指数会回落,但市民仍需注意防范,特别是外出时应穿著长袖衫,喷蚊怕水等以防蚊虫叮咬。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屋苑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屋苑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他指自佛山爆发基孔肯雅热后,团队翻查2023年及2024年的数据,又在今年检测超过2,000个蚊样本,所有样本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均呈阴性,希望可向政府索取最新的蚊样本,以调查病毒在蚊之间的传播情况。

何福如又说,基孔肯雅热并非新传染病,只是疫情的传播速度前所未有,这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全球的疫情状况也影响到本地,形容“香港无法独善其身”。本港今年亦有一名长者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因自身疾病及并发症去世,何福如指虽然基孔肯雅热并不致命,死亡率约为千分之一,但一些高风险人士,如长者、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病人或曾接受器官捐赠者都需特别小心。他又指,基孔肯雅热会令人关节痛,痛楚最长可持续数月,令患者极度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