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周|4000年玉器、元代宫廷佛像 佳士得邦瀚斯预展焦点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亚洲艺术/瓷器/观音/玉器/文物/拍卖】继上月底当代艺术秋拍后,最近各大拍卖行又迎来“亚洲艺术周”。本季多间拍卖行都呈献了重量级艺术品,从中国书画、瓷器工艺精品,以至喜马拉雅艺术,琳瑯满目。多件博物馆级珍品齐聚香港,由见证张大千与张群半世纪情谊的珍罕扇作,到拥有四千年历史、早于三星堆文明的史前玉器,以及估价高达三千万港元的“元代宫廷观音像”,不如看看什么预展不能错过?

佳士得推估价三千万“元代观音”

【佳士得预展】
地点:香港中环美利道2号The Henderson 6楼

中国书画
日期:即日至10月29日

中国瓷器及艺术品
日期:即日至10月30日

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
日期:即日至11月3日

亚太区首场印度、喜马拉雅艺术拍卖

本季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佳士得亚太区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部将于11月3日迎来其首场现场拍卖 。首拍即由一件博物馆级的“元大都十三世纪晚期/十四世纪早期 铜鎏金观世音菩萨自在坐像”领衔(估价 20,000,000-30,000,000 港元) 。这尊佛像杰作最近被重新定年,确认为元代宫廷的巅峰之作 。

其重要性在于,它展现了十三世纪末忽必烈统治期间,在著名尼泊尔艺术家兼建筑师阿尼哥(Aniko)的领导下,元代宫廷工坊所开创的全新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巧妙揉合了印度、尼泊尔及中国的艺术精髓,深刻影响了往后二百年中国及喜马拉雅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 。

明宣德翠青釉盘

而在10月30日举行的“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现场拍卖中 ,“明宣德 翠青釉模印葵口盘”(估价 10,000,000-15,000,000 港元) 堪称本季最值得关注的瓷器之一。其珍罕之处在于,明代青釉传世作品本就微乎其微,而带有宣德本朝年款的更是“廖若星辰” 。此盘的“翠青釉”是一种青翠似嫩竹的浅青色,为永乐时期创烧 。据考,目前所有近似的例子均为清宫旧藏,存于两岸故宫。此盘是近期流通市场中同类作品的“孤品” ,其学术与收藏价值无可估量。

书画巨擘倪瓒与傅抱石作品

中国书画拍卖将于10月28日(古代)及10月29日(近现代及当代)举行 。古代书画由一幅来自显赫北美私人珍藏的 元代倪瓒《江亭山色图》瞩目领衔(估价 20,000,000-30,000,000 港元) 。倪瓒作为“元四家”之一,其作品以疏简淡远著称,历来为藏家所追捧,此幅1368年所作的立轴,尽显其“逸气” 。

傅抱石《竹林七贤》(Christie‘’s)

近现代书画部分则由亚洲重要私人收藏的傅抱石《竹林七贤》领衔(估价 16,000,000-30,000,000 港元) 。此作绘于1946年 ,正值傅抱石创作巅峰期,画面中人物高古,林木苍郁,展现其独特的“抱石皴”技法。

邦瀚斯四千年史前“玉神人面首”登场

邦瀚斯预展现场(Bonhams)

【邦瀚斯预展】
地点:2 楼、10 楼及 11 楼,太古广场六座(湾仔皇后大道东 50 号)

中国书画
日期:即日至10 月 28 日

观物:闲云山庄闲趣轩藏文房雅玩、幻化:中国历代雕塑造像、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日期:即日至10 月 28 日

虔敬之境:乌尔里希·冯·施罗德典藏、诚虔韵映
日期:10 月 30 日

“中行庐”珍藏见证张大千与张群的半世纪情谊

本季“中国书画”拍卖(10月28日) 再次成为焦点,继今年春拍创下佳绩后,邦瀚斯再度推出张群先生的“中行庐”珍藏 。张群(1889-1990),乃历经清末民初的政坛重臣,仕途之外,他以“中行庐”为斋名,潜心书画鉴藏,与艺林广结善缘 。

此次最瞩目的,无疑是七件张大千赠予张群的珍罕扇作及一件花卉作品,横跨1927年至1975年,完整展现了张大千画风的蜕变 。这批作品由张群珍藏数十载,今秋首度释出市场,堪称大千扇画艺术中最为难得的私人收藏 。张群与张大千,一位是政坛巨擘,一位是艺坛巨匠,两人因书画结缘,志趣相投,终成莫逆之交 。张群不仅是大千的支持者与知音,更在关键时刻屡伸援手。

其中,1944年创作的《翠屏千仞、隆中对》(估价 1,200,000-2,000,000 港元) 便是最佳见证。此作乃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的青绿重彩扇作,气象雄浑 。当时张群正任四川主席,鼎力襄助大千筹办画展,大千便以此扇相赠,寄托感激之情 。及至1949年世局动荡,大千被困成都,亦是张群伸手相助,两人情谊已超越文墨,乃至生死相托 。

张大千《四季花屏》(1979年)(Bonhams)

另一件1979年作的《四季花屏》(估价 1,400,000-2,500,000 港元) ,则是张大千归台定居后,二人重聚,情同至亲时所赠,画中四时花卉象征年华流转,亦喻二人情谊长青 。

四千年史前文明!后石家河文化“玉神人面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后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 2100-1900 年 玉神人面首(Bonhams)

转至10月29日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 ,一件仅高4.3公分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后石家河文化 玉神人面首”(估价 1,500,000-2,500,000 港元) 吸引了全场目光。

这件玉面首虽小巧,却是拥有四千年历史的文明瑰宝,堪称后石家河文化代表作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其发源时间甚至比广为人知的三星堆文化更早 。考古界认为,石家河玉神人突出的轮廓,或对后来的三星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类玉浮雕神人面首出土及传世均极为罕见,市场上更是绝无仅有 。此器来源有绪,早在1909年便已收入巴黎古董商 Adolphe Worch 的图录中,其他可比较的例子,均藏於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等重要馆藏 。

喜马拉雅艺术权威乌尔里希·冯·施罗德典藏

在10月30日的“虔敬之境:乌尔里希·冯·施罗德典藏”专场中 ,邦瀚斯呈献了喜马拉雅艺术领域最富盛名的权威学者乌尔里希·冯·施罗德(Ulrich von Schroeder)先生的私人珍藏 。施罗德先生的学术地位崇高,其出版的《印度——西藏铜造像》与《西藏佛教造像》等巨著,至今仍是该领域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式经典 。

铜鎏金屠牛魔杜尔迦像(Bonhams)

这批藏品静静留存于其瑞士宅邸数十载,今秋首度公开展出 。领衔之作包括一尊“尼泊尔 马拉三国时期 铜鎏金屠牛魔杜尔迦像”(估价 4,500,000-6,500,000 港元) 。此像代表了尼泊尔造像无比的优雅与动感之美,亦是该女神极为罕见之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