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关爱型高效能学校 多元活动为学生建大舞台

撰文: 金敏琍
出版:更新:

位于天水围的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校长廖万里自4年前开始领导学校,经过首年的“问诊把脉”,陆续推出多项的举措及活动,包括英语课程改革、创办茂峰粤剧团、“Pet Pet Buddy爱心小伙伴”训练狗只、长者学苑教长者AI编程。此外学校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不同比赛及活动,新景象为学校带来立竿见影效果,在过去一年,学生透过积极参与不同比赛,获得320个奖项。

校长廖万里表示,学校深耕生命价值教育,培育正向成长动能,并以爱育才打造关爱型高教学效能学校,“让学生发光发亮是学校的教育使命及理念,学校为学生搭建了登高望远的阶梯,让他们突破成长框架,创建更大舞台,站得更高,看得愈远”。

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校长廖万里,致力为学生搭建阶梯,让他们突破成长框架,创建更大舞台,站得更高,看得愈远。(陈苇慈摄)

自编校本教材 大幅扩充英文教学团队

两文三语一直是香港素来优势,廖校长上任后,察觉学生整体英语能力有待加强,自2024学年起推动英文科改革。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全面实施分组教学,务求让教学内容紧贴学生实际水平,激发学习动机,提升成效,为学生铺设通往大学的稳健阶梯。

教学团队更自主编写校本英文教材,针对学生常见弱点设计教学内容。为强化支援,学校更大幅扩充英文科教学团队,并另聘英语顾问,在全校70位教师中,英文科专任教师达16人,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且适切的学习支持。

“Magic Candy Table” 让学生游戏中学英语尝“甜头”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保持热情,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名为“Magic Candy Table”的活动。学生们透参加各种有趣的英语游戏和挑战获得盖章,当填满盖章卡时,可到校长室获糖果奖励。廖校长认为,这种寓学习于乐趣中模式,能提升英语能力以及参与感和成就感。

粤剧团建团半年即能粉墨登场 展现学生才华

学校邀请了粤剧泰斗罗家英爱徒、粤剧资深演员梁淑明女士(艺名柳御风)担任导师,让学生获正统及扎实训练。(陈苇慈摄)

除了学业成绩,学校亦积极为学生创建更大舞台。茂峰粤剧团于2023年成立,邀请了粤剧泰斗罗家英爱徒、资深演员梁淑明女士(艺名柳御风)担任导师,让学生获正统粤剧训练。建团仅半年,粤剧团便已能粉墨登场,多次为区内长者、家长及校内同学献演。今年粤剧团更于“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艺术展演 2025”中荣获一等奖。

张玥婷(右二)是茂峰粤剧团成员,三年的学习与演出经历,让她愈发自信。(陈苇慈摄)

中五学生张玥婷是粤剧团的花旦,三年的学习与演出经历,让她愈发自信。她立志传承及推广这门传统艺术。同为中五学生的张圣欣表示,粤剧让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深切的认同,她感恩学校为粤剧团争取了丰富的演出机会,指这些经历让她大开眼界,自信心也显著提升,从最初登台的紧张忐忑,到如今的从容自若。

推动生命教育 培养学生正向思维

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积极推动生命教育,致力培养学生正向思维、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的价值观。凭借“Pet Pet Buddy爱心小伙伴”及“茂峰妇联长者学苑”等社会服务计划,学校连续三年获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授予“和平学校”殊荣,肯定学校在推动和平与正向文化方面的贡献。

茂峰学生学习训练犬只的知识和技能后,与区内小学联合开办课程,由茂峰学生担任小队长,联同小学生及长者学习、交流照顾动物的知识,为社会带来关爱,传扬重视生命的和平讯息。(陈苇慈摄)

与香港狗会合作 学习犬只训练知识与技能

“Pet Pet Buddy爱心小伙伴”与香港狗会合作,引导学生学习犬只训练知识与技能。计划内容多元,学生除了学习照顾犬只,更有机会筹划及带领各类活动,如犬只训练工作坊、院舍探访,以至参与狗展及成果展。

廖校长指出,在过程中更会让学生担任司仪、活动策划及联络等角色,从中提升待人处事与社交沟通能力。这些实践经验让学生接触社会不同阶层,扩阔眼界,将学习从校园延伸至社区,提升同理心与责任感。

学生教长者AI编程 自利利他

学校亦自2022/23学年起,与香港妇联合作成立“茂峰妇联长者学苑”,透过多元活动,培养学生关怀弱势、尊重包容的价值观。其中“A.I. 老友记”课程获百仁基金支持,由学生担任义工助理,教导长者人工智能知识与编程基础。廖校长认为能让学生了解到能透过自己知识去帮助别人。

春花婆婆是其中一个参加者,她表示AI是潮流,没想过学校愿意教长者认识,称赞学生十分有耐性“活了大半生,想不到有机会入中学的课室上课,似是完梦”。

培育学生具备良好素质,成为优秀国民是学校教育使命的重要一环。学校现时是香港升旗总会于新界西北的培训基地,为区内的升旗队举行培训活动。有升旗队学生表示,透过参与升旗队,不仅培养了自律与责任感,而且亦让他们对国家的历史与发展有更深的认识。更有学生表示,希望将来能成为专业升旗员。

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中三学生陆汉澄(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金紫荆广场升旗,成为专业升旗队员。(陈苇慈摄)
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现时是香港升旗总会于新界西北的培训基地。(陈苇慈摄)

学校付费鼓励参赛交流 拓阔视野

廖校长称,学校的核心理念是推动“全人教育”,致力为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发光发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交流等活动,所有海外参赛、交通、食宿等费用均由学校支付。

“过去一年,学生共夺得320个奖项,这是一个比赛导向,尝过成功滋味会推动他们,希望将成功变成学生习惯,而非习惯失败、习惯做什么都错。”廖校长坚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光芒,而学校的使命,正是为他们提供机会与支持,让他们在这片关爱的土壤中,尽情绽放光彩。

副校长廖国基补充,学校乃关爱校园,致力于让每一位入读的学生都能愉快学习、开心成长,现时中一至中三,每班设有三位班主任,以“家庭式”的协作模式,全方位照顾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又设有“尖子培训计划”及专长发展支援,为在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提供专责导师,协助他们平衡学业与专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