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15年聆讯、极罕医委会覆核决定 即使可“翻案”距真相多远?

撰文: 林子慰
出版:更新:

【寻/沉真相:医委会消失的聆讯?】双非子脑瘫案等候医委会研讯15年,最终医委会因秘书处未能解释拖延多年理由,决定永久终止研讯,至前日(3日)宣布覆核决定。根据以往资料及医委会委员记忆,这是历来第二宗医委会主动覆核的案件,对上一宗要数2013年,涉及秘书处漏报被告医生前科。

消息人士称,在医委会本月22日处理覆核的会议上,第一关是控辩双方是否同意覆核结果。如果没有异议,毋需重新排期,可即时重开研讯。委员林志釉则表示需协调控辩双方、证人及研讯小组成员的时间,预计需时两至三个月后才能重开研讯。他指一旦重开聆讯,或较难传召证人,但控辩双方证人的陈述证供有文件纪录,医委会亦会邀请投诉人作证。

内地夫妇黎志坚和彭红英(右二及右一)16年前来港产子疑遇医疗事故,向医委会投诉涉事医生15年。(郑子峰摄)

消息:如控辩双方同意覆核结果 可即时重开研讯

研讯小组前日(3日)宣布覆核双非子脑瘫案永久终止聆讯的决定,原因是“因应早前一项相关案例未在研讯中由双方的法律代表提交给小组考虑”。消息人士指,是由于出现新的法律观点,形容早前聆讯时“控辩双方的律师都没有做足功课提供该案例”。

医委会的聆讯制度有如法庭聆讯,被投诉的医生一方可聘请法律代表,而代表秘书处的律政司人员则有如控方。消息人士称,在医委会本月22日处理覆核的会议上,如控辩双方同意覆核决定且没有异议,则可以即时重开研讯,或毋需重新排期。若被告律师不同意研讯小组覆核结果,可以申请司法覆核去推翻覆核决定,待法院完成处理后,医委会再决定是否开庭。

医委会委员林志釉估计如果覆核成功,需协调控辩双方、证人及研讯小组的时间,预计需时两至三个月后才能重开研讯。(资料图片)

林志釉:或需约两个月协调聆讯时间

现任委员林志釉估计如果覆核成功,需协调控辩双方、证人及研讯小组的时间,预计需时两至三个月后才能重开研讯。问及聆讯的难度、会否很难找到以往的陈述证供,他指证人或较难找回,但控辩双方的陈述证供有文件纪录,医委会亦会邀请投诉人作证。

2013年首次覆核 秘书处不知被告医生有前科

医委会最近期的一次覆核追溯至2013年黄德邻案,他涉嫌串谋3名病人发出40多张虚假诊金收据,以诈骗医疗保险费用。当时纪律研讯小组主席麦列菲菲以为他没有“前科”,仅发警告信轻罚。

记者追问下,麦列菲菲才得悉黄德邻3年前有同类专业失德记录,但秘书处的资料库没有纪录,亦没有向研讯小组提供,秘书处为此向小组致歉。麦列菲菲立即召回医生及律师等重新判刑,黄德邻被罚停牌4个月,此为医委会历来首宗覆核个案。

医委会最近期的一次覆核追溯至2013年黄德邻案,当时纪律研讯小组主席麦列菲菲以为他没有“前科”,仅发警告信轻罚。(资料图片)

双非子脑瘫案或历来第二次覆核

医委会研讯小组甚少主动覆核,有委员相信是次双非子脑瘫案是历来第二次、近十年的首次。委员林志釉称任期内研讯小组没有主动覆核,蔡坚亦表示记忆中没有相关个案。协助病人及家属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表示,研讯小组极少覆核决定,是次是他负责的第一个覆核个案。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左)多年来协助黎氏夫妇的案件。(郑子峰摄)
黎远建出生后3日癫痫,最终脑瘫、四肢残障。(郑子峰摄)

投诉人或被告可司法覆核挑战医委会决定

除了研讯小组主动覆核结果,投诉人或被告亦可以向法院入禀司法覆核,挑战聆讯小组决定。过去5年有至少三宗病人家属入禀司法覆核,理据包括医委会拒绝接纳投诉、认为医委会惩处过轻等,其中投诉医生不当使用标靶药的个案已被驳回。

至于成功司法覆核的个案,要追溯至2012年轰动一时的纱布封喉案。73岁男病人王肯构2011年于九龙医院疗养期间,喉间的永久造口被纱布封上,窒息致死。医委会以死因庭已裁定王肯构死于意外为由,拒绝受理投诉。及后病人家属司法覆核成功,医委会裁定涉事医生黄卓义三项专业失德,停牌6个月。

医委会裁定黄卓义专业失德罪成,判停牌6个月。(资料图片)
黄卓义(中)曾就刑期提上诉。(资料图片/李慧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