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出手执平货 恒生“命水”解码 六十年救赎一次
恒生银行(0011)坏账警钟敲响已久,母企汇丰(0005)突然宣布出手,以每股155元作价、1.8倍市账率估值将其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
老牌银行恒生创立于1933年3月3日,定名“恒生”,有说取其“永恒生长”之意。不过该行近期深受不良商业房地产贷款困扰,正当市场关注其如何“拆弹”之际,却传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局。
持有恒生六成股权的汇控突然宣布,斥资千亿元私有化恒生,更撤销恒生的上市地位。换言之,如果行动成功,这一间以人情味见称的本地银行“一哥”,将会结束其长达半世纪的上市地位,退出港股舞台。三三不尽却未能六六无穷,一切先从“拆债弹”说起。
资深银行家 拆解私有化三大动机
今年7月恒生交出一份惹人注目的成绩表,上半年对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信贷减值,同比大升85%至250亿元,而“具风险贷款”更达到660亿。
因此市场首先猜测,汇丰今次出手与“拆债弹”有关,官方自然否认,汇控政总裁艾桥智就指,私有化与恒生坏账“无关”,而是一次非常明确的增长型投资,更指收购恒生余下股份,比起回购更能为股东创造价值。
市场人士如何看待?对于汇丰拟私有化恒生,资深银行家、臻享顾问董事总经理王良享指,主要有三大动机。第一,汇丰觉得市场低估恒生价值,王良享认为这个是是最关键原因。他解释,虽然恒生份业绩不算理想,不过7月底出业绩之后,股价都没有大跌,今年暂时上升三成,明显跑输大市,加上美国开始减息,汇丰觉得恒生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第二,王良享指出恒生撤销上市地位之后,就更加容易处理坏账,很多资料不用披露,不用再避重就轻去处理。
最后一个原因是,两间银行之后会加大协同效益,将客户同人手进一步整合。以往裁员等改动需要“就住就住”,而家可以大刀阔斧,甚至汇丰可能待恒生业务好转之后,再高价把恒生卖出去,赚返一笔。
聪明时机出手 惟恐阴沟翻船
用一千亿私有化恒生换来的是“改革”、“善价而沽”的憧憬,这样一计,其实不算贵。
《香港股票财技密码》作者梁杰文大赞汇丰出手时机聪明。他指出银行股不应该用市盈率(PE)去估値,而系视乎市帐率(PB)。以恒生每股帐面净值83.9元计,私有化作价大概是1.8倍左右,对比之前招商收购永隆、越秀私有化创兴银行,这类案例当时交易的PB都超过2倍,所以汇丰今次出价确实未算高。
梁杰文补充,恒生自己的坏账问题确实会拖低估值、有一定潜在风险,但汇丰唔多唔少有“捡平货”的打算,事关虽然汇丰已经是恒生的母公司,但是想全购一间好像恒生这么有规模、有历史的公司,绝对不是易事。正如梁杰文所言“要趁佢最危险、坏消息最多嘅时候先至买,先至会平㗎嘛!”
只不过在“最危险”的时机出手,也意味难度不会低。梁杰文认为,恒生合理的PB应介乎2.3倍至2.5倍,换算约193元至210元。
由于今次汇丰明言不会提高作价,因此他认为汇丰私有化失败的概率其实更大。
六十年出手一次 难逃汇丰宿命?
今次投票需获75%独立股东赞成,且反对占比不多于10%,结果有待分晓。但回顾创立近百年的恒生历史,可以肯定的是,其难逃汇丰的宿命,刚好六十年出手一次。
恒生曾经是汇丰的主要竞争对手,因为1965年银行业危机,结果成为汇丰旗下一员,怎想到一个甲子之后,汇丰会再次出手,计划将恒生完全并吞。
恒生最初叫作“恒生银号”,主要做黄金买卖、汇兑同找换业务,开业第一年已经赚到超过1万元利润,之后业务很快扩展到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直至1941年香港沦陷,恒生被迫停业,走难去澳门避一避,期间改名做“永华银号”继续经营,直到1945年香港重光,才回到香港重新开业,到1952年12月5号,恒生正式注册成为香港私人有限公司。
不过恒生在1965年遇到重大危机,当年香港爆发史上第一次大型银行挤提,恒生首当其冲,香港仔分行客户前往提钱,虽然汇丰之后再次表明支持恒生,但情况完全没有改善,恒生一日之内流失8000万元存款,到4月上旬,总共流失2亿元,最后在4月8号,恒生董事局决定将控股权卖予汇丰。
双方倾判之后,汇丰在4月12号答应以5100万元,收购恒生百分之五十一股权,后来加到百分之六十二点十四,成为控股股东,这场挤提风波先至慢慢平息。
汇丰收购之后,虽然成为最大股东取得控制权,但一直都保持恒生独立运作。
想不到六十年后的今日,在“债弹”阴霾下,汇丰提出私有化,如果成事,恒生长达五十三年的上市地位就会结束,亦为未来独立性划上一个问号。
汇丰股价受压 惟大行齐唱好
私有化方案公布后,汇丰股价受压,周四收市挫6%,报104元,而恒生则升26%,收报149.8元,略低于155元私有化作价。
摩根大通:“短期痛苦,长期受益”
股价上,汇丰“输蚀”,但大行相对看好。摩根大通以“短期痛苦,长期受益”为题发表报告,预期汇丰股价短期或有中单位数调整。若果股价反应过度,将为收集机会。长远来说,私有化恒生带来正面影响,即使不计收入协同或成本优化效应,受惠取消恒生的少数股东权益,预计汇控2027年每股盈利和每股股息分别较基本预测高出1.5%和3.1%。因而维持汇丰目标价122元,评级“增持”。
花旗指出,恒生去年对汇丰提供约4%盈利贡献,相信透过暂停3个季度的股份回购,私有化恒生对汇丰每股盈利影响不太重要,估计最多令每股盈利减少2%。花旗维持汇控“买入”评级,目标价118元。晨星分析师则称,汇控溢价私有恒生,料对其公允价值估算产生影响,但相信将带来一定成本协同效应。
汇丰: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实施
至于私有化流程,恒生银行表示,在接获有关该建议后,恒生董事会已成立由公司5位无利害关系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独立董事委员会,以审议私有化建议,并就方案是否属公平及合理提出建议。董事会将在获独立董事委员会批准后,委任一名独立财务顾问,就建议向独立董事委员会提供意见。
汇丰则表示,鉴于准备计划文件所需的时间,以及高等法院就计划程序在条件达成的前提下,预计建议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实施。
金管局则回应指,知悉有关计划,一直与相关银行保持沟通,并按既定机制和程序进行有关监管审批。该局又强调,留意到汇丰表明此交易是对香港的一项重大投资。交易完成后,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将会继续作为两家独立的认可机构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