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乌克兰可全面收复失地 特朗普到底想不想要俄乌停火?
从这次联合国大会开幕起,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就不断成为话题焦点,除了抱怨提词机故障、骂遍全球,还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会晤后语出惊人,称在欧盟与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有能力重夺所有被俄罗斯侵占的领土。
而这句话的不寻常,在于特朗普上任之初,不仅让防长赫格塞思(Pete Hegseth)放话: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不可能重拾2014年前的边界、不会对乌克兰派驻美军、美方不会继续成为乌克兰主要军援来源,还与泽连斯基爆发白宫骂战,一副大手一挥、准备与俄罗斯“瓜分乌克兰”的姿态。如今却突然改口,表示乌克兰有能力收复失地,当然会让外界模不著头绪。
再加上,特朗普同时也对俄罗斯不假辞色,批评俄军的表现强差人意、看起来像只“纸老虎”,更称普京(Vladimir Putin,又译普丁或蒲亭)和俄罗斯正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因此美国将继续向北约提供武器,让北约尽情使用。
往复之间,各界不禁疑惑,看上去“亲俄贬乌”的特朗普,是否正因停火谈判阻滞,而在恼羞成怒、又或是“幡然悔悟”下,猛然改变了原有立场?
唯一不变的特朗普就是“不断改变”
事实上,从特朗普个人的“正常发挥”来看,外显立场变换原本就是某种“谈判常态”。在特朗普这次论及乌克兰领土前,这位美国强人早就不知对俄罗斯下过几次“最后通牒”,以及对中俄恐吓过几次“二级制裁”,也包括声称要对乌克兰断绝军援。
而从结果来看,这些恐吓毫无疑问都没有真正落地,或至少没有彻底且长期执行。平心而论,如果是一般国家领导人,或许早就羞愤到抓狂、或被政敌围攻到崩溃,但特朗普不然,反而是自我感觉良好一路扑腾,一条战线挫败又立刻转到另一条,一击不成换个角度再试一次,甚至不惜虚构战果,颇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感觉,问题是师傅其实尚在人间。
基本上这反映了商人从政的特朗普,血液中浓烈的交易思维与交易成果导向,也就是注重外交政策的中短期收益,不断尝试要通过谈判达成具体交易成果。当然不管这种操作会不会成功,特朗普都会付出一些“面子”代价,甚至牺牲国家的长期战略利益,以及与盟友的传统关系。
但无论如何,在特朗普的操作中,他明显不重视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的连续性,而是把达成交易当成首要目标,并因此刻意操作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乃至 运用极限施压、霸凌讹诈来增加外交谈判的筹码。
例如光是应对俄乌战争,特朗普就一变再变宛如万花筒。一开始在促成俄乌黑海航运安全上,特朗普政府毫无政治正确包袱,直接对普京拍胸承诺承诺,会帮助俄罗斯部分解除经济制裁,当然这实际上并不容易,最后也没有兑现。
接著在对俄姿态上,特朗普起初直接压制乌克兰,包括让赫格塞思放话美国四大立场,其实为的都是满足俄罗斯的战略诉求,争取达成临时停火。没想到在乌克兰与欧洲联合抵制、普京又不买单下,这套组合拳等于打在棉花上,于是特朗普直接180度大转弯,威胁俄罗斯不配合就祭出严厉关税与制裁。当然从结果来看,普京也没有屈服。
因此,当下特朗普忽然改口“乌克兰可以收复失地”,这与其说是特朗普经过各种缜密计算、千头万绪后,极其慎重的立场变化,不如说是交易不成、再度对俄施压的故态复萌。许多领导人的谈判是“先礼后兵”,特朗普却是“礼兵反复”,结果到了后来礼就是兵、兵却未必是礼。
停火障碍到底何在
而在特朗普的反复横跳下,是俄乌停火的结构性障碍。换句话说,特朗普本人当然希望促成停火、自我加冕、永垂不朽,但这显然短期之内不容易达成,所以导致了特朗普狂性大发、三日一变。
而停火障碍的核心首先在于美俄的战略分歧。毫无疑问,普京与特朗普都希望解决乌克兰危机,只是特朗普要的是快速停火,让美国的战略重心能从欧洲转向印太,所以才准备牺牲局部利益换取冻结冲突;但普京要的,是与美欧等北约国家达成全面的战略协议,既要美乌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现实诉求,也要消除导致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包括北约停止东扩,乌克兰“去纳粹化”、“去军事化”。
而普京之所以不轻易买特朗普的单,一来当然是判定特朗普急于停火,认为自己掌握主动,所以有资格“吊著”对方;二来则是担忧美国的选举政治,会导致原有冲突结构,在特朗普离任后卷土重来,因此必须在特朗普在任时一劳永逸,而不是接受冻结式停火、却没有解决乌克兰问题。
而也正因战略分歧明显,美俄解决危机的思路截然不同。特朗普想的是步步向前,将矛盾分解后逐一解决,先实现美国关心的俄乌停火,再逐步触及复杂的领土、战后安全保障与地区秩序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也能反复自夸、不断宣传,最后塑造自己“一路赢到底”的英雄叙事;但普京要的是“一揽子”解决,既要满足俄罗斯的领土、安全、政治等核心诉求,还要先部分解除制裁和建立监督机制,最终才能落实停火。
简单来说,当前的俄乌局势既是军事僵持、更是谈判僵局,不只美俄战略分歧难消,俄乌也都拒绝在核心议题上让步。但从各方仍在尝试谈判来看,彼此的潜意识也隐隐涌动:不停火就要付出更多安全代价。最终,各方也终究会在程度不等的各自妥协中,走向停火的结局,只是这可能需要不少时间,但这之前,特朗普还会继续自己的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