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事故|2个黑盒入水 送实验室检查 初步调查报告1个月内发表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香港国际机场本周一(20日)发生严重航空事故,一架由杜拜抵港的货机,降落北跑道后突然左转冲出跑道,撞到机场保安公司一辆巡逻车,令车上两名保安人员丧生。

至昨日(24日)晚上10时41分,打捞团队已于昨日(24日)晚上10时41分吊起失事货机机尾,并放在趸船,移交民航意外调查机构处理,进行包括取回俗称“黑盒”的飞行记录仪的工作。

民航意外调查机构亦表示,已于昨日(24日)深夜从飞机残骸中成功取回俗称“黑盒”的“飞行数据纪录仪”及“驾驶舱话音纪录仪”。两个“黑盒”有入水情况,民航意外调查机构已随即把相关装置送往实验室作初步检查,以决定下一步工作。专家会针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透过调查还原“黑盒”内的数据,重塑意外经过,撰写报告,将于一个月内发表初步调查报告,并继续进行调查,以确定事故发生经过和成因,并提出安全建议,提升航空安全。

图为位于飞机残骸中俗称“黑盒”的“飞行数据纪录仪”及“驾驶舱话音纪录仪”。(民航意外调查机构提供)

民航意外调查机构表示,正就10月20日一架由阿联酋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抵港的B744货机(航班编号UAE9788),在香港国际机场北跑道降落后偏离跑道并滑出海面的意外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定意外经过及成因。

经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后,香港机场管理局委托的专业团队正进行飞机打捞工作,以移走失事货机,供民航意外调查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深入调查。为尽快收集调查所需数据,民航意外调查机构已于昨日(24日)深夜从飞机残骸中成功取回俗称“黑盒”的“飞行数据纪录仪”及“驾驶舱话音纪录仪”。两个“黑盒”有入水情况,民航意外调查机构已随即把相关装置送往实验室作初步检查,以决定下一步工作。

图为从飞机残骸中成功取回俗称“黑盒”的“飞行数据纪录仪”及“驾驶舱话音纪录仪”。(民航意外调查机构提供)

专家会针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透过调查还原“黑盒”内的数据、与相关人员的面谈内容、实验室实证结果、飞机残骸、飞机操作程序、飞机系统状况和维修纪录、天气情况等,重塑意外经过,撰写报告。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是次意外调查由香港的民航意外调查机构主导以及负责资料发放,并按附件13通报飞机登记国、营运国、设计国及制造国。这些国家调查机构已委派授权代表及专家参与调查,就是次意外调查提供专业意见,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以及土耳其运输安全调查中心已派员抵港,而波音飞机的专家亦有参与。

民航意外调查机构发言人表示,成功取回“黑盒”后,后续的数据处理以及充分分析和整合其他证据需时,将于一个月内发表初步调查报告,并继续进行彻底及严谨的调查,以确定事故的发生经过和成因,并提出安全建议,提升航空安全。

▼ 昨日(24日)晚上至今日(25日)通宵情况 ▼

打捞团队吊起失事货机机尾,并放在趸船。(机管局提供)
打捞船将机尾位置(红圈示)吊上另一艘趸船。(李家杰摄)
打捞船将机尾位置(红圈示)吊上另一艘趸船,货机残骸(黄圈示)仍然等候吊运。(李家杰摄)
货机残骸(黄圈示)仍然等候吊运。(李家杰摄)

▼ 昨日(24日)早上情况 ▼

打捞船日间亦先后从海中吊起失事货机的其中一个引擎及起落架。(机管局提供)
打捞船日间亦先后从海中吊起失事货机的其中一个引擎及起落架。(机管局提供)
打捞船吊起引擎。(翁钰辉摄)
香港国际机场货机堕海事故。10月24日下午时分,吊臂再将一束缆索垂落至机尾位置,至4时许仍未见吊起。(翁钰辉摄)
打捞船“南天翔”及“南天鹏”,一左一右停在货机残骸旁边。(翁钰辉摄)
打捞船“南天翔”及“南天鹏”,一左一右停在货机残骸旁边。(翁钰辉摄)
货机残骸仍在海面等候吊运。(翁钰辉摄)
拖船“穗救拖18”已经靠近货机残骸。(翁钰辉摄)

▼前日(23日)早上“南天翔”率先抵港做准备工作▼

广州打捞船“南天翔”就位,准备打捞工作。(蔡正邦摄)
广州打捞局的打捞船“南天翔”靠近货机残骸,准备货机打捞及移离工作。(罗敏妍摄)
+3
货机机头穿窿,残骸有待吊运。(蔡正邦摄)
货机机头朝向跑道、机尾朝海。(黄学润摄)
消防潜水员在场搜寻飞机“黑盒”。(蔡正邦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