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臻善|当心事找到安放的角落
文:佛教善德英文中学陈世咏校长
佛学堂内听不到诵经声,取而代之的是铅笔与纸张细碎的摩擦声,一群学生静坐课室一隅,紧握笔头,低首垂睫,他们正为一场无声的灵魂颤动——“我想好好告诉你”进行隔空对话,那些在社交媒体被已读不回的符号和在家庭餐桌前被沉默所截断的心事,终于在匿名卡纸上获得温柔的落脚处。
灵感来自Not A Gallery的“其实我并不快乐”展览,这场对话创造了独特的交流空间。卡纸上的片言只语缠绕著年轻生命的纠结郁闷,有人反复擦拭过于赤裸的词汇,有人把纸张对折又展开,仿佛直视自己的脆弱比解开数学方程式更需要勇气。这些歪斜的文字,正进行著最坦诚的隔空传讯。
“可不可以不要把我跟别人比较”、“我希望我唔开心的时候,可以有人抱下我 ”、“我真系好攰,个心好痛,但喊唔出。”……一句句内心独白被静静悬挂在展板上,像晨露浸湿的羽毛,轻盈却带著沉甸甸的透明。家长日当天,那些惯常把目光聚焦在“成绩龙虎榜”的家长,首次被这些文字所吸引。一位父亲在“希望父母不要为我的成绩吵架”的卡片前驻足良久,他手里还揣著刚领到的孩子的成绩表,那一句祈愿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不安,除了成绩外,他与孩子之间还有什么东西更需要被看重吗?有位母亲的指尖追踪著“我真系好攰,个心好痛,但喊唔出”的字句,声音突然柔软下来,目光投向身旁的孩子:“这张是你写的吗?”这种隔空对话,在“是”与“不是”之间泛起涟漪,不争是谁写的,文字在此刻成为最温柔的缓冲带,消解了面对面时惯性的防卫。那些在晚餐桌上可能引发争执的说话,此刻透过文字媒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你的心事,有我来听。”
后续的“非暴力沟通读书会”里,家长们学会区分观察与评价,练习辨识彼此的感受与需求,并以具体可行的请求代替模糊的期望。这些沟通方式的转变,像在亲子关系的冻土层上钻出小小的气孔,让长期积累的误解得以释放,感情也逐渐修复。学校接着邀请学生、老师和家长为心事卡撰写回应,并在期末考试前展出,为学生打气。
“看到你的分享,令我想起自身的经历,努力做好自己,欣赏自己就好了。”
“难过就哭,生气就说,绝望就拥抱自己。那是你当刻的感受,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那些无处安放的心事,在轻声的回应中悄然舒展,如黑夜里浮现的星光,于孤寂中点亮“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慰藉。“我想好好告诉你”在不记名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温柔的隔空交流,那些曾被成绩表和社交媒体压得蜷缩不起的心事终有了倾诉的途径。
活动尾声,有学生说“谢谢学校举办这个活动”,我们突然明白:在这个讯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最匮乏的从来不是互联网点赞,而是现实中有人愿意为他们放下手机,倾心吐意地说上一句:“你的心事,有我在听!”
作者:佛教善德英文中学陈世咏校长
陈校长以“全校齐参与、共育善德人”为框架,培育重品德、具理念、明思辨、持信心的善德人。她推动课程优化培养学生解难创新力,并拓展多元活动,关顾学生身心健康,营造关怀而高效的学习社群,带领学校持续进步。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简介: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成立超过半个世纪,致力提升教育专业发展,组织不同活动供会员学校参与,并就各种教育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成为业界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我们秉持专业精神,追求卓越,致力发展学生的天赋,为香港优质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