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臻善|以心传心:从父亲的抗疫身影到她的白袍之路
文: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朱婉仪校长
在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的医护实务课室里,十六岁的吴子彤正低头练习为同伴测量血压。阳光穿过窗櫺,映照在她专注的侧脸上。谁能想到,这颗渴望投身医护的种子,早在数年前那个疫情肆虐的春天便已悄悄萌芽。
“那时候,整个城市都充满不安,但我父亲选择走向人群。”子彤回忆起父亲戴著口罩、挨家挨户分发物资的身影,眼神里仍带著骄傲。正是这份无言的身教,让她明白——最动人的教育,永远发生在生活里。
这样的感悟,恰好与学校“以爱服务、缔造希望”的理念不谋而合。当许多同龄人还在迷茫未来时,子彤已在中三升中四的选科中,毅然选择学校最黄金的选科组合 : 护理实务课程、生物及化学,踏上她的白袍之路。
课堂上,资深护士手把手教导专业技能;实习中,她学会用温柔语气安抚焦虑的长者。最让她难忘的,是学校与圣保禄医院合办的社区体检服务日——当她看见护理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家细心调整轮椅高度、专业医护人员悉心为公公婆婆进行心电图、超声波肝胆扫描等,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让她真正理解何谓“以心传心”的照顾。
“子彤变得越来越懂得照顾家人了。”吴妈妈欣慰地说。曾经需要父母叮咛添衣的女儿,如今会主动为劳累的父亲按摩肩膀,会耐心教导外婆正确服药的方法。这些细微的改变,见证著一个女孩从被爱到学会爱人的成长历程。
透过学校的“师友计划”,子彤有幸得到曾浩辉医生指导。这位在沙士期间守护社区的医者,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让她明白:“医护工作不只是治疗疾病,更是陪伴生命穿越困境的艺术。”
如今,下学年即将毕业的子彤目标明确——她希望成为能带给病人温暖的护理师。她的故事,正印证著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推行职业专才教育的初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服务他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光芒。
“由小我变大我,从自己出发,关心家人、社群及社会。”这不只是挂在墙上的办学宗旨,更是无数像子彤这样的学子,正在用青春实践的生命课题。当爱与服务的精神从校园传向社会,我们看见——希望,永远在传承中生根发芽。
作者: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朱婉仪校长
中学校长。秉持香港明爱服务精神,以爱与行动为学生带来希望。坚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培育不同性向与能力的学生成为兼具关爱社群之心(Loving)、积极学习(Learning)与领导能力(Leading)的未来领袖。积极推行“学术”与“专业”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并在国际化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助他们踏上世界舞台。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简介: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成立超过半个世纪,致力提升教育专业发展,组织不同活动供会员学校参与,并就各种教育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成为业界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我们秉持专业精神,追求卓越,致力发展学生的天赋,为香港优质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