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事”的中日风暴 会不会摧毁高市早苗民调?
在7日高市早苗大谈“台湾有事”后,中日关系便持续陡降:中方除了宣布黄海实弹射击、巡航钓鱼岛,也试图从经济层面进行施压。不过从当前发展来看,除了高市早苗曾在最一开始表态,“以后不会再就类似议题发表评论外”,似乎日方就没有任何调整立场的迹象。
例如11月18日的中日司局长级磋商,根据日媒报道,虽然中方再次要求高市早苗撤回其“台湾有事”言论,日方却表示无意收回。其中,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金井正彰主张,高市早苗的言论并未改变日本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内作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立场,并也谈到有关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社交网站帖文风波;中方则批评高市早苗的谬论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性质极其恶劣,激起中国人民的公愤,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显然,双方分歧难以弥合,这次外交会晤也不欢而散。
除此之外,日方似乎也视经济受损为“危机下的转机”。例如日本经济安保大臣小野田纪美就在11月18日表示,“对于一旦稍有不满就立即诉诸经济威胁的对象过于依赖,这不仅有供应链风险,对观光等同样也有风险。大家平常就应思考如何降低这类风险,同时让经济持续运作下去。”
整体来看,不论是政治或经济场域,日方表态似乎“底气十足”,对于中日紧张的长期化无所畏惧。究其原因,恐怕除了美国的“不反对”,也与整体民意分布相关。
谁在支持高市早苗
在此次风暴开始后,共同社于11月15至16日展开全国电话舆论调查,并在17日公布。结果显示,关于在“台湾有事”时行使集体自卫权一事上,“赞成”加上“倾向赞成”的受访者总共占48.8%,“反对”则占44.2%。
此外,民调也显示60.4%受访者赞成高市早苗提出的增加防卫费方针,34.7%反对。甚至即便高市早苗发言引发中日紧张,其内阁的整体支持率还不降反升,来到69.9%,较上次10月调查上升5.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仅为16.5%。
显然,这是高市早苗之所以不断“越界”的底气,所以不仅不收回发言,还持续在“无核三原则”、提升自卫队地位上“更进一步”;小野田纪美也因此敢于说出,“对稍有不满就立即诉诸经济威胁的对象过于依赖,这不仅有供应链风险,对观光等同样也有风险。”
其实从高市早苗的原有支持基础来看,会出现当前结果并不是完全不能想像,甚至可以说是既有趋势的进一步拉撑。
回顾过去一个月,10月21日高市政权起步后,共同社就在10月21日、22日两天进行全国电话舆论调查,当时高市的内阁支持率就已来到64.4%。以内阁成立之初的支持率来看,高市内阁已经超过石破内阁的50.7%,以及岸田内阁的55.7%,并且略低于菅义伟内阁成立时的66.4%。在不支持率上,高市内阁的数字为23.2%,石破内阁在最近9月的支持率为 34.5%,不支持率则高达51.4%。显然,对自民党来说,高市的庆祝行情相当明显,这也无疑是朝小野大下的兴奋剂。
再整合朝日、产经、每日、日经、共同、读卖等多家媒体的10月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高市内阁的支持率本身就在64%到75%的高位区间。尤其高市早苗与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会谈,并参加东盟相关领导人会议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后,JNN在11月1日、2日再次进行调查,高市内阁的支持率直接飙升到82.0%,与2001年以来的历届内阁相比,在政权成立初期的支持率中,高市支持率位居第二高,仅次于小泉内阁的88.0%。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除了“新内阁蜜月期”外,也来自高市内阁本身的特殊性与支持群众偏好。
首先,高市作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本身,确实为民众带来不少新鲜感,既打破过去首相由男性垄断的规律,更被标举为日本社会“女权跃升”的代表。例如10月23日共同社发布的民调就显示,高市早苗就任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对于这将促进女性社会活跃,表示“欢迎”和“比较欢迎”的占比合计76.5%。
再来是对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的正面评价。民调结果显示,不少日本人认为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是“好事”,这背后当然来自对于新内阁的强硬路线有所期待。共同社10月23日公布的民调就显示,对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成立联合政权表示“好”及“较好”的占比合计为64.4%;对公明党退出与自民党的联合政权,表示“肯定”的比例为66.2%。
接著是对高市的经济政策、特别是物价高涨对策,抱有强烈期待的群体。根据共同社10月23日民调,在支持高市内阁的受访者中,因为“信赖首相”的占26.6%,认为“经济政策可期”占22.5%;在首相应该优先应对的课题中,排名靠前的包括物价上涨对策(38.9%)、养老金等社保(11.7%)、政治与金钱问题(8.1%)。自民党与维新会在联合执政协议中写入的削减国会议员额定议席数、副首都构想则仅占3.6%和0.7%。
整体来说,高市早苗的高支持率主要来自“第一位女首相”的特殊身分、对于强硬路线的认同、对经济政策的期待。毫无疑问,这种结构会因为当前的中日风暴而出现复杂结果,也就是认同强硬与期望经济的交缠。
经济工具能不能击溃高市民调
最直接案例,就是共同社17日公布的民调:高市内阁的支持率来到69.9%,较上次的10月调查上升5.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为16.5%;关于在“台湾有事”时行使集体自卫权,“赞成”加上“倾向赞成”的受访者总共占48.8%,“反对”则占44.2%;对于高市提出的增加防卫费以强化防卫力的方针,60.4%的人表示“赞成”,34.7%表示“反对”。
显然,这种结果直接联动了高市原本的支持基础:期望政府展现强硬。同一份民调的政党支持率变动也反映相关倾向:自民党30.0%(上次调查结果为31.4%)、立宪民主党8.3%(同8.4%)、维新会7.4%(8.3%)、国民民主党8.8%(8.8%)、公明党3.1%(3.8%)、令和新选组3.2%(3.1%)、共产党3.7%(3.1%)、参政党7.3%(6.8%)、日本保守党0.9%(2.4%)、社民党0.6%(1.1%)、团队未来1.2%(1.0%)、大家一起创造党0.1%(0.4%),“无支持政党”的无党派人群为23.0%(19.8%)。
在这之中,自民党虽有滑落,立场更右的维新会、参政党却都有增加,显然是被风暴直接推升。
而针对“台湾有事”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调查结果,其实也相当耐人寻味:从支持政党来看,各党赞成派的比例分别是自民党58.3%、日本维新会64.7%、国民民主党57.4%、参政党80.7%,均高于反对派。立宪民主党方面反对派居多,占73.6%。公明党也是反对派居多,占67.1%。“无支持政党”的无党派人群中赞成与反对派分别占37.5%和50.2%。
基本上,这一结果解释了“台湾有事”风暴发酵后的各党动作:立宪民主党有不少人抨击高市,自民党、维新会、国民民主党则是积极为高市辩护。石破茂虽有“异声”,但基本上这位前首相原本就是自民党孤鸟;岸田文雄、广岛与长崎知事等人即便反对修改“无核三原则”,但这更多是因为广岛与长崎本身就是“无核三原则”最坚定的支持区域,岸田文雄的选区又在广岛,一旦选不上众议员就一切成空,因此岸田本身必然会反对。但除此之外,自民党的有力政要基本无人反对高市的“台湾有事”发言。
此外,同一问题也揭露不同世代的立场差异。针对“台湾有事”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调查结果,在60岁以上高龄群体中,“反对”加上“倾向于反对”总计占52.5%,高于“赞成”的39.9%。30岁以下年轻群体与40至50多岁中年群体中赞成派居多,分别占58.7%和52.1%。显然,高龄群体明显反对,年轻与中年群体则赞成居多。这种分布基本符合选前各方一大重点观察:高市早苗吸引到许多年轻人支持,且年轻人大多不认为高市的强硬路线有问题。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市的支持基础分明也有期待改善经济的群体,为何中日关系急冻、可能波及日本经济的风险出现后,高市的支持度却没有第一时间严重崩毁。从民调结果来看,这原因或许是因为,高市获得许多年轻人支持,而年轻人大多仍对高市经济政策有所期望。
共同社民调也询问了对于高市应对高物价的想法,结果显示越年轻的群体回答“抱有期待”的比例越高,即便中日冲突已经发酵:30岁以下年轻群体中支持的比例为77.9%,40至50多岁中年群体和60岁以上高龄群体分别有73.0%和61.6%表示支持。“不抱期待”的年轻、中年和高龄群体占比分别是17.9%、24.2%和34.1%。
如果从政党分布来看,期待立场就更加普遍:回答“抱有期待”的自民党支持群体占81.7%,日本维新会方面达到91.0%。国民民主党78.0%,公明党71.6%,参政党74.4%,立宪民主党59.8%,“无支持政党”的无党派人群中占比为58.0%。基本上,可以说无论是哪一方,都对高市最受关注的“应对高物价”政策取态乐观,即便中日冲突已经升温。
确实,民意如流水,民调总是不断变化。但前述各种数据至少说明一件事:在期待政府强硬的民意因“台湾有事”膨胀,期望改善经济状况的民意,又暂时没有因“台湾有事”风波而明显崩跌下,高市的高支持度其来有自。
当然,中国目前已出台各种经济措施,不论是旅游、娱乐、留学,又或是19日的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取消恢复日本牛肉进口谈判,确实都会对日本经济与产业造成影响,且这应该只是“前菜”。换句话说,如果未来中国“主菜”越出越多,甚至上升到对日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又或是对在华日企展开调查,扩大打击面与提高力道,就可能影响期待改善经济的民意,进一步削弱高市能量。
不过这同时也会牵动另一个问题:高市的民意不完全由期待经济的民众决定,还有一部分期待强硬路线的支持者们,且这两群并不完全重叠。显然,在中日交锋的过程中,中方态度越强硬,就越会反哺后者,让这群人更加坚决支持高市。
类似现象也出现在“特朗普1.0”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对共和党选区农产品的刻意狙击,确实导致部分地区的共和党选情受挫,但研究也已证明,如果选民本身的党派属性非常强烈,例如是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那么即便面对经济变差,也还是会坚定不移继续支持共和党,并且反求诸己,例如自行转种其他作物、不种大豆。这次日本当然也不能排除类似现象。
因此未来关键在于,中方所用的经济工具,足不足以调动期待改善经济的日本民意,让其凌驾于期待政府强硬的民意,如此才有可能进一步在民调上打击高市内阁。当然,在自民党内部仅是对“无核三原则”立场不同、却基本不反对“台海有事”发言的背景下,光是民调下跌其实也未必会触发高市内阁垮台,因为即便自民党当前朝小野大,只要高市内阁民调没有崩跌太多,在野党就没有提不信任案的底气,而这或许就是高市豪赌的事前盘算。当然,这句话的反面就是,如果高市民调暴跌,在野党就有提不信任案的动机。
因此整体来说,风暴继续扩大仍会对高市内阁构成风险,这或许就是日方即便不撤回发言,却还是要以各种方式“擦边”的背景,例如通过媒体爆料高市承认“说过头”。只是在风暴已经成形的背景下,要让这场懦夫赛局结束,这恐怕很难是最后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