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床盘“幸荟”惊现135呎纳米楼、全港第三细 衰过监仓?|灯神

撰文: 灯神
出版:更新:

减息之后,发展商纷纷走出嚟去货,新盘一浪接一浪。灯神近期就喺楼书海之中,捞到一条相当有惊喜嘅“大鱼”——就系由益兆集团控股同俊和发展合作、位于长沙湾青山道439号嘅新盘项目“幸荟(SOYO SQUARE)”。

成个盘只得95伙,由开放式到两房,标准单位实用177至309呎,本身都预咗系“纳米楼”。不过,当灯神翻到楼书某一页,就发现一个几乎刷新下限嘅存在——全盘最细嘅2楼C室,呢个连平台特色单位,实用面积净系得135平方呎,另外连个39呎平台。以实用面积计,呢个单位成为全港第三细嘅户型,大约同车位面积差唔多。

灯神梗系好八卦,最想冲入去见识下呢个135呎最细单位,睇下点样放得落一个人、一张床、一个厕所。不过发展商都几醒,知呢种极致纳米单位太“震撼”,惊吓亲准买家,所以暂时未开放,反而先开咗个223呎单位畀大家“热身”。

223呎细单位、开放式厨房五脏俱全

呢个单位位于22楼E室,实用面积223平方呎,开放式间隔,仲有22呎露台加16呎工作平台,望出去有少少山景加城市街景。灯神亲身直击,觉得项目位置算方便,市区地段,周边有舖位,搭几个站车就到旺角。

入到屋望个厅,第一眼感觉都几正常,摆到张细沙发,而唔系胶凳,室内空间都算有啲呼吸位。开放式厨房喺锌盘上面加咗块活动板,可以切吓生果或者摆两个杯面,而且微波炉同抽油烟机样样有,视觉上算系“五脏俱全”。

+2

厅区尚算住得过 一揭厕所门梦醒

发展商亦都好著重垂直空间,厅入面砌咗个多功能组合床。上层系瞓觉区,大概2米乘1.9米,理论上两个人瞓都得。下层就做咗书台加衣柜,楼梯级每一级又变成储物抽屉。灯神企喺厅度望一圈,心谂“喂,都叫做比想像中住得过㖞。”不过直至灯神伸手推开厕所门——叮!梦醒。

+5

企缸细过高铁厕格 坐厕伸手即洗手

呢个厕所可以话系将“纳米精神”发挥到极致。个企缸有几大?灯神形容畀你听,大概就系一个高铁厕所再打个九折。一个正常大只少少嘅男人企入去,想搽番枧冲凉,手肘基本上要同四围墙身轮流Say Hi。想弯低身捽脚趾,个Pat Pat好大机会同后面幅墙嚟个亲密接触。

灯神由头行到尾,只需一步就行晒个企缸,实际大细就系约两三块地砖。喺呢度冲凉就好似考验紧空间管理同肌肉控制,连转身都要预先打草稿,唔小心就会撞墙,令灯神当场想即刻削肉减磅。

浴厕整体空间亦相当紧绌,喺企缸位踏出去一步,你就可以左手开花洒,转个身顺手关厕所门。而个洗手盘亦都贴墙贴到尽,兼同马桶几乎零距离排列,大概喺你坐低之后,只要手向前伸,就已经可以洗手,完全唔使郁腰。

135呎勉强大过车位 活动空间好过监仓少少

讲到呢度,灯神忍唔住再好奇,咁𠮶个得135呎嘅单位,又会系咩画面?虽然发展商未开放参观,但根据楼书格局,再对照223呎单位缩细版去推演,大概可以幻想到:一打开门就见到全世界,床、厅、厨、厕,一镜过全部交代。扣除浴室厕及开放式厨房面积大约33呎之后,实际可用空间可能只得番100呎。不过灯神提提大家,香港赤柱监狱嘅单人监仓,面积都有大约80呎!

幸荟最细单位为2楼C室,实用面积135平方呎,设有平台39平方呎。(楼书截图)

若果再摆埋家私,室内活动空间更加所剩无几。唯一可以“抖吓气”嘅,可能就只系室外个39呎平台。灯神睇返资料,《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列明,一个私家车标准泊车位面积大概系134平方呎,即系点?即系喺幸荟住135呎纳米单位,理论上系勉勉强强大过个车位一丁点。如果架车识讲嘢,可能都会阴阴嘴讲句“你住𠮶格,其实同我差唔多咋。”

喺幸荟住135呎纳米单位,理论上系勉勉强强大过个车位一丁点。(资料图片)

龙床盘菁隽“紫禁城再大,皇帝都是瞓一张床。”

讲开纳米楼,点都要捉返屯门 2018 年𠮶个传奇新盘“菁隽”出嚟鞭尸一下。至今全港最细嘅128呎开放式单位,仲细过一个标准车位。单位不设玄关,未计浴室位置,起居室连开放式厨房面积仅约88平方呎。迷你程度系由大门行到屋企尽头,只需一步。

当年吸引多间传媒慕名到现楼“朝圣”,有人一入单位,索性喺中间摊开做大字形自拍,证明成间屋同幅人肉量度尺差唔多大。而瞓喺度由左边碌到右边,全程只需两秒,仲快过灯神转身揾电话。

不过,当年最经典嘅,始终都系发展商𠮶句名言“紫禁城再大,皇帝都是瞓一张床。”一句KO全部质疑,个盘亦因此被封做“龙床盘”。灯神只可以话,发展商算几“贴心”,就算未必有皇帝命,起码可以先体验下同皇帝差唔多嘅活动范围。

屯门菁隽因当年发展商称“紫禁城再大,皇帝都是瞓一张床”,而被叫龙床盘。(李彤摄)

纳米楼由限呎政策催生 发展商㓥细搏易出货

灯神回想香港纳米楼嘅发展历程。早年楼市长升长有,地价贵,建筑成本又高,市民买楼门槛愈嚟愈高。2010年起,政府为压抑楼巿,喺部分卖地条款中加入“限呎地”安排,即规定个别地皮上兴建嘅住宅单位,不可超出指定面积,变相令贵价大单位数量减少。

另一边厢,发展商就从中揾到新商机。既然大单位有限,不如将啲楼愈㓥愈细,以较低总价吸引上车客。因为细单位通常就系最易“出货”𠮶批。价钱标得低啲,总有一班上车心切嘅客,咬咬牙觉得可以试下。于是,纳米楼喺十几年前开始冒起,标榜“上车低门槛”、“细细粒,容易食”。直到2022年,政府喺往后嘅卖地项目加入最低面积要求,每个住宅单位实用面积至少要达约 280 呎,情况先至稍为收敛。

纳米盘标榜平价 实际呎价反而卖贵

有趣嘅系,唔少纳米盘表面喺“上车总价平”,实际呎价却高企。譬如“龙床盘”菁隽,2018年首张价单推73伙,售价介乎285万至928.8万元,呎价由13,452元至22,327元。其中一伙实用面积131平方呎开放式,定价285万,呎价冲至约2.2万,直逼港岛楼,夸张到不得了。

缩呎上车变纳米监仓

灯神睇完“幸荟”个盘,只有一声慨叹,楼价高企之下,唔少人靠发展商用“缩呎”来实现上车梦。问题只系,住喺一个细过标准车位、冲凉转身都难嘅空间,换来一个业主嘅身份,呢个代价,究竟值唔值得呢。以前话“龙床不如狗窦”,而家睇来,可能好快“狗窦不如监仓”,甚至连监仓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