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改革|议员关注部门首长责任制效用 促提升调查独立性

撰文: 陈立程 冯子健
出版:更新:

公务员表现近年备受社会关注,今年《施政报告》提出设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及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多名议员今日(10月8日)在立法会大会上对此表示支持,促请政府尽快制定相关细节。议员又纷纷就进一步加强公务员治理意识与能力提出意见,有人提出为公务员注入更显著理财基因及“业主意识”,以更具责任地运用公帑,有人建议将民意调查纳入部门和高官的考核范围。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发言时表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和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并非因为不满意公务员整体表现,而是要令公务员管理更加制度化、系统化及公平化,既鼓励优秀公务员精益求精,同时有针对性帮有不足的员工提升能力,以确保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立法会议员陈绍雄认为,政府应为公务员注入更多理财基因。(直播截图)

陈绍雄:注入业主意识 更具责任地运用公金帑

立法会大会今日起一连三日辩论今年《施政报告》的致谢议案,首个环节主题包括贯彻“一国两制”、强化治理体系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议。选委界议员、C15+召集人陈绍雄发言时表示,欢迎特首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亦乐见政府推出“部门首长责任制”,将部门首长承担主体责任的机制系统化及制度化。

陈绍雄认为,这是政府内部文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他建议政府加强公务员的理财概念,尤其是令主管工务工程责部门具备业主意识,承担严格管控预算开支及进度的责任。

立法会议员狄志远认为,政府的咨询委员会应广纳各方人士,避免偏听。(直播截图)

狄志远:将民调结果纳入高官考核范围

新思维狄志远建议将民意调查结果纳入部门和高官的考核范围,做到向市民问责“有分数、有结果”。他指出,问责型政府有3项重要元素,包括向市民问责、有容纳不同声音的胸襟、推动市民参与。他指出政府设立的五百多个咨询委员是吸纳民意的重要机制,敦促当局委任咨询委员会成员时不要只委任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否则只会造成偏听,围炉取暖,令政府及官员有更多盲点,不利施政。

立法会议员廖长江促请政府尽快制定部门首长责任制的细节。(直播截图)

廖长江促尽快制定部门首长责任制细节

商界(第二)廖长江促请政府尽快制定部门首长责任制的细节,包括具体评核标准、奖罚措施等等,以及澄清《施政报告》提出的第二级调查会否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民建联颜汶羽则指,部门首长责任制中问责不是唯一焦点,处理桦加沙袭港期间各部门迅速协调应对,体现部门首长有责任感,应加设更多表扬机制,激励士气、推动正面文化。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认为,部门首长责任制不仅要问责,亦应有设奖励机制。(直播截图)
立法会议员简慧敏关注公务员叙用委员会的独立性。(直播截图)

简慧敏关注公务员叙用委员会独立性

《施政报告》提出扩大公务员叙用委员会职能,赋予其调查权力。选委界议员简慧敏关注部门首长没有清晰定义,以及退休公务员出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会否影响其进行调查时在观感方面的独立性。她建议检视主席人选,对条例及法例修订时,加强委员会各方面的管理。

立法会议员陈振英提出,公务员表现好才应享有增薪点。(直播截图)
立法会议员周小松担心,若大幅收紧公务员增薪点要求,会打击工作积极性。(直播截图)

陈振英:公务员表现才应享增薪点 周小松忧损士气

金融界陈振英亦建议增加负责第二级调查的公务员叙用委员会的独立人士比例。他又指出,过去仅小部分公务员因表现不佳而未获增薪点,当局应考虑改善机制,表现良好的公务员才可享增薪点。劳工界周小松则担心,若只有评级最优异的部分公务员才能获得增薪点,或影响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他建议,公务员整体表现只要不太差,便可获得增薪点。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不认同有议员指公务员存在“唔做唔错”心态。(直播截图)

陈国基: 设责任制旨在令公务员管理更制度化、公平化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本节讨论结束前发言。他表示,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持续强化治理体系,致力提升执行效率和服务质素。他以超强台风“桦加沙”吹袭及上月处理战时炸弹等事为例,驳斥公务员有“唔做唔错”心态说法。他又表示,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和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并非因为不满意公务员整体表现,而是要将公务员的管理变得更加制度化、系统化及公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