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子脑瘫案|医委会今覆核决定 家属冀成功推翻 促顾公众利益
双非男婴脑瘫案遭拖延聆讯15年,医委会裁定永久终止研讯的决定引起争议,医委会最终主动提出覆核,今日(22日)下午召开聆讯处理。被告医生薛守智无出席聆讯,仅由代表大律师出席。
黎氏夫妇今早从深圳来港,他们在聆讯前受访,坦言略感紧张,希望医委会“推翻之前决定”。协助黎氏夫妇、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促请医委会全面改革研究机制,以今次个案为例,医委会主席同时担任研讯小组主席,显然角色之间存有冲突,他提倡独立研讯机制,提高社会对医委会的信心。
被告医生薛守智无出席 仅派代表律师
内地一对黎姓夫妇2009年来港产子,儿子疑因医疗事故致脑瘫及四肢残障。二人向医委会投诉涉事医生,案件拖延15年至今年10月28日展开研讯。研讯小组基于医委会秘书处未能解释案件拖延的原因,认为对被告医生造成不公,最终决定终止研讯。(另见稿)
聆讯今日下午一时半于黄竹坑医学专科学院赛马会大楼展开。医委会主席邓惠琼、医委会法律顾问等人相继到场,惟被告医生薛守智无出席聆讯,仅由代表大律师出席。
黎氏夫妇今早从深圳来港,他们在聆讯前受访,坦言略感紧张,希望医委会“推翻之前决定”。他又希望医委会的运作机制可作出改善,包括裁决时应考虑公众利益。
病人组织:追讨过程艰辛 医委会须全面改革
协助黎氏夫妇、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形容,从早前终止研讯、到今日覆核,整个过程艰辛。他强调,今日只是覆核该决定,仍有待正式研讯,才知道能否还黎氏夫妇一个公道。
申诉署展开全面调查,详细审研卫生署辖下管理局及委员会办公室。彭鸿昌认为,调查有助加快投诉处理,但医委会应有全面改革,包括调查期间是否已全面搜集资料、研讯小组裁决时有否站在保护公众的角度、量刑长短等。他亦认为应增加业外委员的数量,让其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提供意见。
倡设独立调查机制 医委会主席覆核决定有角色冲突
他又同意医委会设立独立调查机构,以今次个案为例,医委会主席同时担任研讯小组主席,当她宣读秘书处运作问题令研讯被拖延,显然角色之间存有冲突。他提倡独立研讯机制,避免小组成员和医委会成员重叠,提高社会对医委会的信心。
他指,近日已公开4宗积压个案,涉及研讯小组未有就重要证据进行调查等,“到底有几多个案我哋仍然未接触到?呢个不得而知。”